冒充熟人詐騙
冒充熟人詐騙是指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被害人手機通訊錄等相關信息后,假冒被害人親戚、好友、同事等,以人在國外需代買機票、交學費、給教授送禮、違法被公安機關處理需要保釋金、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賠償、病重需手術等事由,誘騙被害人轉賬匯款。
案例一:不明詳情加“好友”,糊涂母親被“兒”騙。
【基本案情】
2021年12月,水城區的H女士正在家中休息,手機QQ上先后有三名陌生人添加她為好友,其中一個備注是“媽,我是你兒子”,H女士沒有多想就通過了對方的好友申請。
過后,其中一名好友以H女士兒子的口吻向其索要培訓班報名費,并稱是老師要求的,而且自己也想參加培訓提高成績。H女士詢問對方為什么不用電話直接聯系,對方謊稱現在在上課,不方便接打電話。H女士又問了對方幾個問題對方均答上來,對方又稱“要是不相信的話,另外兩個QQ是我的老師,可以問問老師”。H女士隨后向另外兩個QQ詢問,對方以老師的口吻介紹了培訓班報名事宜,還強調說這個事情不能公開,只能內部知曉,讓她不要聲張,避免她的孩子最后報不上名。H女士這個時候已經信以為真,而且懼怕自己把這個消息泄露導致孩子不能報名,也就沒有多方求證。隨后在另外兩名“老師”的引導下,H女士通過自己的銀行卡和朋友的手機銀行向對方銀行賬戶分兩次轉款,共計39400元錢。當H女士聯系對方詢問錢是否到賬時,發現對方QQ已將自己拉黑,H女士這才感覺不對,打電話聯系其兒子及學校老師后得知,學校從未要求參加任何培訓班,其兒子也未用QQ與其聯系,這才意識到被騙。
【手段分析】
第一步:騙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到公民的個人信息,再通過QQ、微信等社交軟件與受害人聯系,謊稱是某某家人或者親戚。
第二步:再以“需要交培訓費”“住院需要錢”“車禍需要補償費”“卡被凍結不能使用”等理由要求受害者匯款,騙取錢財。
【經驗教訓】
本案中,受害者輕易相信騙子的花言巧語,對對方捏造的身份沒有認真核實,在對方的誘騙下中了圈套。
【反詐警醒】
1.任何在網絡上要求轉賬或者匯款的,務必通過電話或當面確認后再進行操作,不要向不明身份的賬號匯款!
2.不要隨意瀏覽涉黃、涉賭網頁,不要隨意下載交友類聊天軟件,容易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